“高質量發展是為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住宅建設是關系到千家萬戶普通百姓的良心工程,也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應新時期住房新需求的重要舉措之一。”11月1-2日,“2018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技術交流暨第五屆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技術交流會”在京舉行。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主任張軍,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修龍,中國土木工程學會住宅工程指導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昌興,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筑夢公司總經理孫軍等300多位業內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出席。
此次交流會以“創新推動建筑工業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等目標,以進一步提高我國建筑工業化施工效率和綠色化水平,確保質量安全目標的落實。
據了解,“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是中國土木工程設立的大獎。該獎是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并經科技部首批核準登記,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詹天佑土木工程科技發展基金會聯合設立,在土木工程建設領域組織開展的,以表彰獎勵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成績顯著的工程項目為宗旨的重要獎項。獎項涵蓋了建筑、橋梁、鐵道、隧道、軌道交通、公路、港口、水運、水利、市政、住宅小區等土木工程行業的各個領域。
“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的動力來源”
張軍在開場致辭時表示,希望全產業鏈相關的科研、開發、設計、施工、管理等企業聯合起來,為國家住宅建設發展添磚加瓦,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新時期建筑方針是回歸建筑本質、順應時代要求的理論成果。”修龍作《新時代 新理念 新作為》專題報告時表示,建筑要對人、社會、環境適用,也要滿足建筑本身、社會、環境等經濟效益需求。他還表示,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有三要,一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二要做好“技術+文脈”的結合,因地應用綠色技術傳承地域文化,三要利用“智慧化”,應用大數據技術建造智慧的生態社區與城市。
“建筑長壽化是最大的綠色。”修龍還表示,延長建筑壽命,可有效延長資源利用時間,提高資源利用率。“這是節約資源能源、降低環境負荷的有效辦法,也有利于延續城市建筑文化。”
日本積水住宅株式會社國際事業部事業戰略室中國擔當二見隆之受邀分享了日本建筑行業的發展歷程。他表示,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對住宅性能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要適應市場要求,也越發具有多樣性。他舉例,面對少子高齡化社會的到來,日本在建筑住宅的硬件方面也正在迅速應對,通過相關法律的配合,不斷擴大服務對象范圍,提供從孩子到大人、殘疾人、老年人都可安心生活的環境。在住宅領域方面,住宅性能和評價制度中加入“高齡者對策關懷等級”,也促進了住宅等級的發展。
會上,孫軍對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的建筑工業化科研成果做了主題報告。他表示,SSGF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工程安全質量為生命線,以提供高品質建筑產品為目的,深入探索、創新研發中國特色高質量建造技術和科學管理體系,推動建筑品質不斷提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的動力來源。”
“可以看得出來碧桂園很用心”
交流會結束后,多位專家和“詹天佑獎”獲獎者赴建筑工業化代表項目——北京海淀中鐵碧桂園SSGF項目進行了觀摩指導。
在中鐵碧桂園項目工地,一臺藍色的建筑運輸車吸引了眾人目光。
將預制墻板插放好,提升、捆扎、倒放,再旋轉90度放到車身上,只用操作遙控按鈕,原先需要4名工人做的活兒,就被這臺運輸車承包了。
“這臺運輸車一次可以搬運4到6塊預制墻板,最多可承重六百公斤,能順利通過工地復雜的路況,進出電梯,到達樓層后,通過一系列操作,將預制墻板整齊堆放到指定地點。”
展示區負責人介紹,這類運輸車專門用于預制混凝土墻板在建筑工地各個樓層間的快速搬運,一名女工就能操作遙控器,完成原來4名男工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項目建造效率。
在工地的另一邊,一臺高壓水槍正在墻面上移動,所到之處,光滑的墻面出現了均勻的“拉槽”。
據介紹,這些“拉槽”便是高壓水拉毛的結果。“因為鋁模澆筑的墻面精度高,過于光滑,若不經過拉毛處理,容易造成瓷磚、墻紙空鼓脫落。若使用人工拉毛,不環保,效率低。”現場負責人表示,拉毛過程中飛濺的水既能清潔墻面,又能起到對混凝土的養護濕潤作用,便于瓷磚膠的滲透和粘接。
“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拉毛技術。”在江蘇一家建筑公司供職的先生看過現場演示的高壓水槍拉毛后不禁嘖嘖贊嘆,他說,類似的項目已經看過很多,但“沒想到SSGF在很多技術細節方面做得都不錯。”
為人稱道的不僅是技術細節,觀摩過程中,不少專家紛紛肯定了項目的精細化管理。
工地入口設置了防尾隨實名制通道,工人通過指紋打卡或人臉識別通過門禁系統,進入工地內部,可以實現現場人力的合理調配,從工地入口到施工現場遍布安全教育各項指引,“可以看得出來碧桂園很用心。”多位專家對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的創新技術、高質量管理等方面給與了肯定。
“從人員安排到材料擺放,各項工作的統籌管理非常細致,值得學習。”一位從事建筑設計工作的女士說。
“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將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作為首要任務,針對傳統建造體系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并借人臉識別、VR安全體驗、360度攝像監控等信息化手段,全面加強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從而保證工程質量的提升。”筑夢公司華北片區副總經理趙志剛表示。
據了解,截至今年10月,碧桂園已在64個區域、400多個項目采用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值得一提的是,中鐵碧桂園項目是北京首 個SSGF項目,同時也是海淀區第一個共有產權住房,作為中國中鐵置業與碧桂園集團北京區域合作開發的首 個項目,該項目以“質量 責任 惠民”為理念進行開發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