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北京首個SSGF項目中鐵碧桂園開放觀摩,來自第五屆新型建筑工業化創新技術交流會的150多名專家參觀了項目。在材料展示樣板區,專家們遇見了這臺建筑運輸車。
“這臺運輸車一次可以搬運4到6塊預制墻板,最多可承重六百公斤,能順利通過工地復雜的路況,進出電梯,到達樓層后,通過一系列操作,將預制墻板整齊堆放到指定地點。”
展示區負責人介紹,這類運輸車專門用于預制混凝土墻板在建筑工地各個樓層間的快速搬運,一名女工便可操作遙控器,完成原來4名男工的工作量,有效提升了項目建造效率。
在工地的另一邊,一臺高壓水槍正在墻面上移動,所到之處,光滑的墻面出現了均勻的“拉槽”。
據介紹,這些“拉槽”便是高壓水拉毛的結果。“因為鋁模澆筑的墻面精度高,過于光滑,若不經過拉毛處理,容易造成瓷磚、墻紙空鼓脫落。若使用人工拉毛,不環保,效率低。”現場負責人表示,拉毛過程中飛濺的水既能清潔墻面,又能起到對混凝土的養護濕潤作用,便于瓷磚膠的滲透和粘接。
“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拉毛技術。”韶先生在江蘇一家建筑公司供職,看過現場演示的高壓水槍拉毛后不禁嘖嘖贊嘆,他說,類似的項目已經看過很多,但“沒想到SSGF在很多技術細節方面做得都不錯。”
為人稱道的不僅是技術細節,觀摩過程中,不少專家紛紛肯定了項目的精細化管理。
工地入口設置了門禁系統,以指紋打卡或人臉識別通過門禁系統,進入工地內部。從工地入口到施工現場遍布安全教育各項指引,材料也實行分區堆放、掛牌管理,“可以看得出來碧桂園很用心”。
來自北京的專家王女士從事建筑設計的工作,此次觀摩給她震撼的感受就是工地的精細化管理,“從人員安排到材料擺放,各項工作的統籌管理非常細致,值得學習。”
“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將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作為首要任務,針對傳統建造體系在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并借人臉識別、VR安全體驗、360度攝像監控等信息化手段加強現場安全生產管理,達到高質量的工程安全管理。”筑夢高科建筑有限公司華北片區副總經理趙志剛表示。
據了解,截至2018年10月,碧桂園已在400多個項目采用SSGF高質量建造體系。根據部署,到2018年底,碧桂園在全國將會有600個項目推行SSGF,2019年計劃超過1200個項目,希望2020年能實現所有項目SSGF全覆蓋。